-
>
鄉土中國生育制度鄉土重建
-
>
(精)海豚書館:中國坐椅習俗(共6冊)
-
>
中國當代著名教學流派:韓軍與新語文教育
-
>
中國當代著名教學流派:李吉林與情境教育
-
>
中國當代著名教學流派:馬承與英語三位一體教學法
-
>
中國當代著名教學流派·中青年專輯:程紅兵與語文人格教育
-
>
中國當代著名教學流派·中青年專輯:黃愛華與活的數學課堂
文化移植與方法:東亞的訓讀·翻案·翻譯 版權信息
- ISBN:9787549525621
- 條形碼:9787549525621 ; 978-7-5495-2562-1
- 裝幀:簡裝本
- 版次:1
- 冊數:暫無
- 重量:暫無
- 印刷次數:1
- 所屬分類:>
文化移植與方法:東亞的訓讀·翻案·翻譯 本書特色
《文化移植與方法》為學術論文集,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板塊的內容:訓讀與漢字文化圈;翻譯與翻案;東亞文學與文化越境。論文集核心問題明確,全部圍繞東亞儒家和佛教為主的文化大背景下,中日朝三國文學中存在的相互翻譯、相互影響展開論述,全面地涵蓋了各種文學現象。既有具體的文學作品分析,也有對翻譯中的本土化嘗試進行的分析,或者對某個歷史事實來龍去脈的梳理。對于希望了解東亞——尤其是中日之間——文學互譯和影響關系的讀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專題研究。
文化移植與方法:東亞的訓讀·翻案·翻譯 目錄
訓讀與漢字文化圈
“訓讀”論開拓的新視野
東亞漢文訓讀起源與佛經漢譯之關系——兼談其相關語言觀及世界觀
從《古事記》序文看太安萬侶如何突破漢字固有表達的重圍
關于大江千里《句題和歌》中唐詩詩句翻譯的觀點
作為注釋的訓讀——以《蒙求和歌》的訓讀為中心
白隱與寒山詩解讀——以《人問寒山道》為例
梁啟超與《和文漢讀法》——“訓讀”與東亞近代翻譯網絡形成之一側面
翻譯與翻案
日本古典文學翻譯的“前翻譯”——翻譯者的文字學功課
日本近世文學與“翻案”
淺井了意《伽婢子》中的三教一致學說
曲筆針砭時弊——陳景韓譯《逸犯》動機考
“學校教育之輔助”——以教育小說《馨兒就學記》為中心的考察
從《銀山王》到《白云塔》——陳冷血翻譯小說文體和敘事結構初探
《苦悶的象征》漢譯研究——形式內容與本體性
歐陽予倩對谷崎潤一郎戲劇的譯介——以《空與色》為考察對象
東亞文學與文化越境
第三種比較文學的觀念
從朝鮮半島的“日語文學”看朝鮮文藝作品的翻譯及其政治學
論室生犀星《大陸之琴》中的殖民話語及其顛覆
“滿語假名”考
文化移植與方法:東亞的訓讀·翻案·翻譯 作者簡介
王志松,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,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研究方向為日本文學和中日比較文學。
- >
太后與我
太后與我
¥8.3¥36.0 - >
最后的手稿
最后的手稿
¥9.6¥30.0 - >
神奇的情感力量
神奇的情感力量
¥9.9¥12.0 - >
最小的小熊-愛的味道圖畫書
最小的小熊-愛的味道圖畫書
¥3.8¥12.8 - >
詩人眼中的畫家
詩人眼中的畫家
¥21.6¥48.0 - >
中國智慧
中國智慧
¥9.9¥22.0 - >
冥?;?/p>
冥?;?/a>
¥10.4¥26.0 - >
吾國與吾民-精裝典藏新善本
吾國與吾民-精裝典藏新善本
¥11.5¥28.0